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轻便车 >> 轻便车图片 >> 正文 >> 正文

青未了绿谷郎专栏端午节独游大理古城

来源:轻便车 时间:2022/9/12
儿童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70621/5476801.html

绿谷郎编辑

燕子图片

网络

因为昨晚酒局的缘故睡得较晚,醒来己是9点,匆匆忙忙的洗漱一下,到前台提取已经租好的一辆轻便赛车,便开启了独自骑游大理古城。

从我住的酒店到达大理古城南门大约十三公里,对于经常在家里骑行锻炼的我来说应该不是太大的事。在城市里骑行,最大的好处,就如同一个老大哥说的一句话:微风拂面来,美女入眼去。骑行路上,除了远远望见重叠连绵、玉带缠绕的苍山外,融入眼里的还有一个个花枝招展的窈窕淑女,真的是目不暇视美不胜收啊。据说金庸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大理生活一段时间,我不知道其在《天龙八部》小说里塑造的段誉和众多美女的故事是不是缘自本人体会,尚待考证,因为大理的美女真的美,也是真多。

大理古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称得上古城一说的,不仅仅有沉重的历史传承,还有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故事传说。大理古城历史上曾经叫叶榆城、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现在的古城是明洪武十五年在原羊苴咩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又在年重修。

我游览大理古城的目标很明确,非常注重有的放失,像那些个摆在名处的人人皆知的东西就不再去看,比如崇宁三塔……。我游览古城还有重要的一点,尽可能的不去那些个鱼龙混杂市井侩气很浓的商业街,这样做是既能感悟到古城的美丽和历史底蕴,又不能被当下浓浓的商业气息给把你的兴致破坏掉。

骑行到了古城南门,我把租的车子存下来,一个人就开启了独游古城步行之路。

畅游古城的第一步,一定要登上南城门外的文献楼,否则你可能体会不到“远眺苍山云,登高望洱海”的那种快感。文献楼自古以来便是大理“迎来送往”之地。它是因大理在康熙年间荣获“文献名邦”的殊荣而建造,是代表大理文化至高荣誉的地标。文献楼是建立在城墙之上的两层歇山式镝楼,也是大理古城最高的地方,登上文献楼方可尽览苍山洱海毓秀山河的美丽。

“翠色山峦下,商居掩古城。花溪迎小巷,青石岁月行”。大理古城至今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这也是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的最大不同点,历史上的大理一直是王城,其中规中矩的汉文化影响着他的一点一滴。一条复兴大街在古城内横贯南北,沿着这条宽大的青石板路可以一直走到苍山脚下。古城东西则纵横交错许多条深街幽巷的花香小道,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溪流水淙淙。整个古城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青瓦白墙,而那些用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更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这也正是大理古城的古朴和别致。

古城之美美就美在古城里的一个个充满了灵性的民宿客栈。当然这是我的认知,因为我是一个注重睡和吃的人,特别是对住有一定的要求。古城里一处处面积都不太大的小小客栈永远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巧夺天工的设计、老屋翻新的创意和茶香四溢的佛系,这些民宿亦或代表了古城里的慢生活,人进入了能仿佛让时间静止。从前的岁月很坦然,日落很慢,因果很淡,住下来可以仰着头看着星空发呆,品着香茗抒情,因为每一个到达古城的人都会有一个梦中大理,那个大理一定是五彩斑斓七彩美丽。现如今的你我却生活在一座座的钢铁森林里,日出很快,烦心很浓,低着头看着斑马线匆匆而行……。

有人说,选对了客栈,旅行就成功了一半。想象一下,每天早晨起来,看窗外花红柳绿,潺潺流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瞬间是不是就特美丽!我是逢民宿客栈就进入的主,讨杯茶,聊会天儿,拍张照,发发朋友圈……。

住在古城大理千年的白族人有源自汉族传承之说,所以其汉传文化本土化的特征非常名显,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一座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大理古城照壁。它与古城的青瓦屋面交辉相映,形成了白族民居建筑的独特艺术风格。“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古城的照壁不仅传承了南诏大理国的历史和文明、又融合了汉民族等多元文化。独脚照壁和三滴水照壁是古城里最多的。照壁不仅造型美,还非常注重装饰和文化:青瓦白墙,四角出檐并上翘,檐口和墙上饰以彩画、书法,彩画大多是墨彩的松、竹、梅、兰及山水图案。所有古城照壁无论大小高低其中间均配有题字,题字非常讲究,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有一定文化底蕴和了解历史的人通过照壁上的题字就基本知道这户人家的姓氏了,再看看与照壁相得益彰的大门及门匾更能略知房屋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清河世家”“风鹤家声”、“四知家风”“情由传家”“清白人家”“关西世第”或“清白传家”,凡是照壁上题有这些字的一定必是杨姓,杨姓是大理白族人数最多的家族,所以照壁题名也是最多的。像董姓除了“南沼首辅”以外,还有“九隆后裔”,因为董姓是南诏九大名姓之一。“百忍家风”是张姓人家的字号,有的还题为“百忍堂”。“三槐流芳”“三槐及第”,这必是王姓家族,因为“三槐公”是周天子封给人家王姓人家的。“青莲遗风”、“紫气东来”等估计游客一看就猜到了是李姓,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青莲和紫气传承于老子吧。照壁题字还有我们周姓的“濂溪世第”,其“濂溪”二字源自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的自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像“绛帐家声”中的马姓和“琴鹤家声”赵姓,乃至刘姓的“禄阁流光”和“宝树流芳”我基本上都猜到了出处,唯独“风声鹤唳”为什么是谢姓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照壁文化的根在北方,但是随着岁月的流失,北方的照壁文化越来越少,估计连故宫里的九龙壁代表了什么?我想知道的人也忽略不计了吧。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是真的要好好的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深思了,否则像发生“毒教材之事”的几率会更多,也会更频繁!

“青瓦白墙坡屋顶,门楼照壁小院落”、“家家屋前有照壁,户户院内有繁花”,照壁独具匠心的构造,秀美含蕴,人文理念,气魄之雄伟,千年来皆为人们所赞叹,所欣赏。

古城里可看可欣赏的东西真的是很多的,要想完全弄懂和了解大理古城的故事和文化传承,至少应该拿出一个月的时间住下来,除了能享受一个个美丽民宿的独特文化气息,还可以一户户的去寻找去聆听古城之美和传奇故事,这岂是我这个浑身透着股铜臭味的人当下能做到的事情吗?

再见,大理古城!期待你的明天会更美,也期待我有时间住下来,慢慢的去领略去寻找您传承千年的文化和故事。

作者简介:绿谷郎,年出生,党员,菏泽市东明县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