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权韦尚鑫
记者
李绍权
图片
王萧然
编辑
(本文为校园媒体实践课程投稿作品)
“衣食住行”历来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其中,出行是否安全便捷,关乎老百姓对于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南宁素有“电驴之城”称号,自4月15日实行《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来(以下简称“新国标”),新国标电动车就成了市民茶余饭后绕不开的话题。随着两个月过渡期的结束,旧国标电动车上牌的时代落幕。
根据《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未来南宁市民购买、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拥有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俗称3C认证,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评价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否则一律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其相关指标也必须符合新国标相关规定,否则不予上牌行驶。新国标一经出台,就对广大群众以及电动车相关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电动自行车速度、电压等
重要指标被强制设置
按照新国标的相关规定,电动车的定义得到了明确划分:所谓电动车只是笼统的简称,实际上在新国标被明确分成了三类: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根据《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后两者目前属于机动车管理范畴,需要驾驶人具备相关驾驶证件及车辆行驶证件,并且不能在市区快环内行驶。
而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可以在市区快环内行驶。但与旧国标相比起来,电动自行车在多项重要指标上必须按照“3C认证”进行设置。其中规定,车速最高为25km/h,整车质量须小于55kg,鞍座长度不得超过0.35m,电动机额定功率最高为W,蓄电池电压最高为48V,并且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必须具备脚踏骑行功能。
按照新国标的这些规定,目前市面上符合的车型都是非常小巧、车座扁平且短的,类似于曾经流行的“迷你车型”。
南宁市市民驾驶电动自行车,九成以上不符合“新国标”
其实在刚开始出现电动车这类产物时,政府部门曾经出台了比如今“新国标”更为严格的电动自行车指标规定,即年出台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个版本完全是出于按照自行车的相关模板出台的,其中规定,最大时速不超过20km/h,续航里程25km,整车质量不超过40kg,蓄电池电压不超过48V,电动机额定功率最高为W且必须具备脚踏骑行功能。
后来随着全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电动车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早在年出台的《规范》在需求影响供给的市场经济时代里显得愈发不合时宜。加之在管理上各相关部门及其行业协会逐渐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导致市面上大多数售卖的都是超标车,人们也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超标车就是“旧国标”的产物,事实上无论是新旧国标都未曾承认过超标车的合法地位。
市民反响强烈
不少人认为对自己出行造成困扰
在新国标政策出台之后,南宁广大市民对此反响强烈。尽管相关政府部门解释新国标政策是在集思广益之下才做出的决策,且充分考虑到了市民出行的安全性,但是不少市民仍不买单,认为这对自己的出行造成了困扰。
家住南宁市白沙大道的雷女士称,自己与丈夫各有一辆“超标”电动车,由于二人的单位都离家20km远,所以上下班都得靠着续航能力超强的“超标”电动车来满足通勤需求,若没有了这些“超标”电动车,出行会很受影响。
“在南宁不骑‘电驴’,简直没法去远一点的地方。地铁现在就3条,要是坐地铁上下班,地铁口离单位还有2km的路程。这还不如骑电驴,关键每天早上还得送小孩去上学,让他自己去我们做家长的不放心啊。”问及对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印象,雷女士说道,“太小了,而且就48V的电压,开得还慢,就算能到单位也没有电回来了,再带个孩子,完全没法骑。”
雷女士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南宁市,除了受限于自己薪资能力不足以外,市区道路狭窄、经常围挡施工等现状也是不少市民出行选择电动车的原因。在南宁工作的韦先生就是因为道路经常围挡施工,私家车出行不便,这才选择骑电动车出行。“你自己看地图导航,到处都是道路封闭的指示标志,这只是地图导航上显示的数据,实际上会更多,在南宁除了快环你能看到完整通畅不围挡施工的道路,那你就暗自庆幸吧。”韦先生这样表示道。
对比手机导航地图,仅仅西乡塘区就显示出了超过20多处道路关闭的标示,在道路施工影响出行的情况下,许多市民只能使用电动车加快自己出行的通畅度。
尽管新国标政策被大部分市民吐槽,但也有少部分市民对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给予赞赏。81岁的陈老先生就是一例,在看到南宁市“超标”电动车逆行、超速行驶后,他表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会更有保障性。“我去人民公园散步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一点路程而逆行到人行道上,速度还非常快,新国标后对电动车的速度进行限制,这对于行人来说是好事。”
中华路多家店铺关门
电动车行业进入寒冬期
自4月15日新国标规定实行之后,电动车销售市场一度遇冷,原本热闹繁华的中华路电动车销售一条街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多家电动车铺面关门谢客。只有寥寥数家电动车店铺营业,如“绿源电动车”、“奥玛达”等。
中华路电动车商铺一条街
“现在的人都是过来看的多,不像前两个月都是卖出去的多了。”这家绿源电动车的店主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间,许多人卡着4月15日旧国标上牌的日期来店里买电动车,甚至有的顾客一次买了5辆车。“现在不行了,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一天也就卖出去一辆,运气好也就卖两辆,有的店一个月卖不出去一台也不足为奇。”店主无奈地说道。
当记者在问及其他店铺关门的原因时,店主表示,很多品牌的电动车商家都还没有取得相应的3C认证,还不可以生产、销售新国标车型,所以只能暂时关门歇业,但也有一些店主觉得这段时期太久了,因此便与经销商解约,不再进行销售。
店主还向记者透露,现在有些南宁市民为了能购买到旧国标电动车,可谓是不惜成本。二手市场上一部原价-元成色较好的旧国标电动车能卖到-元,有的甚至被炒到万元以上。
根据南宁市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6月13日,南宁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辆,其中不符合新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为辆(改装版),旧国标电动自行车为辆,而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只有辆。换句话说,面对着万辆南宁电动车市场,这辆只是占有不到这个市场的0.06%。
相关政策仍需完善
当下,根据《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除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以外,其他的电动轻便摩托车以及电动摩托车仍然不能在快环内的市区行驶,而旧国标的电动车过渡期为三年,期满后将不得在道路上行驶。
这则规定也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担忧,若三年后无法使用旧国标电动车,将对自己出行造成很大影响。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理事长朱志贤称,针对现行的管理条例,该协会已经与各大电动车品牌代表召开多次会议,明确要求各大商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禁止销售违规“超标车”。
“目前除了有那种48V以下的电动自行车销售以外,许多店铺还有符合3C标准的60V以上的电动轻便摩托车以及电动摩托车销售。很多顾客都很喜欢这些车型,但是又碍于南宁市的限摩令,而不敢买。”朱志贤表示,“未来还是希望南宁市政府能够多跟我们协会商量,多多深入电动车市场调研,尽快出台关于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相关管理条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欢迎向我们投稿:
xidaxinchuanmei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