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轻便车 >> 轻便车图片 >> 正文 >> 正文

胡床不是床,却影响中国两千年

来源:轻便车 时间:2023/11/19

在椅子出现之前,

人们怎么坐呢?

有一种简易轻便的坐具,

在多年前

就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它叫胡床,

但它和床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我们现在叫“马扎”!

胡床的起源?

公元前4世纪,希腊地区传入折叠凳——胡床。随着战争和民族迁徙,从西北域外传向东方,传入中土。

胡床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在山东孝堂山画像石中存在胡床画像。在晋干宝《搜神记》卷7(条)有记载:“胡床、貊槃,翟之器也;羌煮、貊炙,翟之食也。自太始(汉武帝年号)以来,中国尚之。“

在汉武帝时期,已经有胡床的存在。

胡床的演变

在敦煌北魏第窟西壁《须摩提女因缘》中出现了目前所知敦煌壁画最早的一幅胡床图像。

胡床坐姿就是踞坐亦即垂足而坐,适合各种场合,南北朝时代即多见用于战事行军、室内、庭院、楼房上、狩猎、竞技射箭、旅行携带、放置在车船内等。

▽《北齐校书图》儒生樊逊坐在胡床上校验书籍

古代的胡床实际就是今天还在使用的轻便折叠凳子,也就是北京俗称的“马扎儿”。

隋代发现有胡床的形象出现,隋代洞窟——敦煌莫高窟窟,窟顶东“观音普门品”的“商人遇盗匪”一节壁画中,可以看到使用胡床的生动形象。

虽然在隋代胡床改名叫交床,但在唐代还是沿用的“胡床”这一名称,唐朝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崔融等都有关于胡床的诗句,大唐文人墨客对胡床的熟悉和爱好程度很高。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是床榻的“床“吗?也很有可能是胡床的“床”!

胡床,在宋代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马扎只能坐,它不能倚靠,于是在北宋时期,就给胡床添置了靠背和扶手,于是便可以倚靠了,于是“交椅”应运而生。

元代,由于其存在时间短,在坐具方面还是继承了宋朝的特点,胡床广泛应用开来。

到了明清两代,交椅的制作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样化起来,圆背交椅成为了最基本的形制,另外还有一种直背交椅。

除此之外,还有单人椅、双人椅和三连交椅,两边无扶手、只有靠背。

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

要说改变中国人几千年席地坐起居习俗的,胡床功不可没。这个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扎捆的东西(马扎)成为中国人高坐的起点。

垂足而坐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并且也改变了由席地而坐所形成的一套礼仪制度。

从席地而坐改为了垂足高坐,视野变宽,家具的空间设计随之改变,进而影响到了传统家具设计的变革。

这个外来的神奇家具,亲切地融入汉文化,让千年以后的我们都习焉不察。

来源: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