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轻便车 >> 轻便车选择 >> 正文 >> 正文

记忆一部自行车,可曾让你记起那段青葱

来源:轻便车 时间:2022/5/27

自行车在你的印象中,是不是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去上学?……自行车曾占据上海的大街小巷,是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TA记载了太多的故事,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变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是当时很多小青年的梦想。

年秋,上海永久的前身——昌和制作所在上海东北角的唐山路开业了。这是上海第一家自行车生产厂。昌和制作所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所有员工近人。当时生产的自行车规格均为26寸,全是黑色油漆,牌号“铁锚牌”,年产自行车辆左右。

年永久前身——昌和制作所

年全国解放,设计了一个新的商标。商标画的是一只北极熊站在地球的顶端并暂定名为“熊球”牌,最后决定采用“熊球”的上海话谐音“永久”作为产品名称。

各时期的“永久”商标

年家喻户晓的“永久牌”标识被设计出来,并沿用至今。以汉字“永久”二字设计,简洁直观、极易识别,对“永久”品牌的传播和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

“永久牌”标识

年5月,我国第一辆26吋轻便车诞生于上海永久。这种定名为31型轻便车的出现,其式样新颖,结构型能优越,首次开创男式、女式车款。表面装饰精细,在当时国产自行车中首屈一指。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上市,就立即被争购一空。也由此衍生了其他型号和类型的轻便车。

轻便车车款

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在人们心里的位置很高,就像现在私家车一样。大城市的人还可能做公交车上下班,但自行车往往更方便。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还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吃和用,基本上是靠自行车运回家的。其所承受的重量是我们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在当时,自行车对年轻人的恋爱关系还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小伙子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去约会,成功率大大提高,单车恋情的始祖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上一代人赋予自行车的意义和感情是现代人不能理解的。

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自行车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转变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用五颜六色、五花八门这两个词来形容当时街上的自行车一点也不为过。而且那时,自行车的替代品已经出现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交通工具也逐渐“挑剔”起来,这个时侯摩托车悄然兴起,替代了之前自行车的重要地位。

自行车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也见证了老百姓40年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短短40年间,经济迅速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自行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自行车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现如今,自行车更多是代表着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资料:上海影像资料馆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