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轻便车 >> 轻便车选择 >> 正文 >> 正文

相互保的能与不能公众存在搭便车心

来源:轻便车 时间:2023/12/12
前不久,蚂蚁保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联手推出了“相互保”,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加入人数达到万。“相互保”本质是相互保险,通俗地说就是一群人自愿拿出钱来互相救济,给其中不幸遭遇大病的人分摊治疗费用。这是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险相互保险产品,尽管它并非新鲜事物,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普遍。“相互保”推出后的火爆决非偶然,不能仅仅归结为支付宝的强大流量优势,根本在于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供需结构失衡。一方面,居民个人的医疗负担较重,保险需求缺口巨大,计预测到年缺口高达亿美元。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保险产品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医疗费用中商业健康险支付比例只有4.5%。“相互保”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相互保”诞生于数字时代,AI技术在相互保险模式创新中大显身手。一是加入门槛低。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广泛吸纳人群,最大限度地覆盖社会需求,由于人数巨大,每一次赔付分摊的费用低,“相互保”承诺单个出险案例每个用户分摊金额不超过0.1元。二是事后分摊。“相互保”以实际发生的患病赔付为准在成员之间分摊费用,相对于传统保险,保费是不确定的,且每一个出险案例都要进行分摊、公示、扣缴,数据量级巨大,而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能有效支撑这种模式。三是业务记录开放。信任是相互保险的基石,只有公开透明才能确保公信力,“相互保”采用区块链技术,数据不可更改,对申请赔款案件先公示再赔付,提高了透明度。相互保险模式的盈利方式与传统商业保险完全不同,投保人与保险人的风险分担机制也不一样。传统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主要是“三差”:费差、死差、利差。从我国人身险的情况看,利差是第一大来源,目前利差占比超过%,费差还处于亏损状况,死差的比例这两年才开始提高。由于传统保险盈利过于依赖利差,保险公司运转很大程度上依靠拿着投保人的钱从金融市场上去赚取差价。利润的另一个来源“死差”则主要依靠实际发病率与预计发病率之间的差额,赔得越少公司就赚得越多,往往导致保险公司“惜保”。而相互保险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于管理费,比如“相互保”是按赔付金额的10%收取管理费,不存在利差,也不存在死差,与金融市场是隔离的。盈利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规模,赔付规模越大,公司收取的管理费越多。二是成本,必须不断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控制好各项费用支出。这就要求保险机构要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