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还没有骑多久共享自行车,一不留神它们就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就变成了满大街的共享电动车。
时代发展太快,共享经济的出现,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万物皆可共享”,我们出门不用再担心手机没电,不用担心短距离打不着车,甚至不用担心下雨没伞了。
而共享经济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非电动自行车莫属了。
作为从共享自行车转型而来的共享电动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速度快、价格低,不受堵车困扰,深得年轻人喜爱,“扫个电动车”似乎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常用语。
之前共享自行车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第一,由于自行车速度并不快,骑起来也费劲,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的生活痛点,只能临时应急使用。
第二,自行车比较轻便,拆装也很容易,很大一部分人把共享自行车据为己有,私自上锁甚至搬回了家,别有用心的人拆卖设备也是常事,共享概念形同虚设。
第三,当时没有规范停车,导致市政部门收缴的违规共享自行车堆积如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截止目前,还有很多消费者还没有把之前共享自行车的押金退回来,很多家共享自行车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看似共享电动车只需要2-3元骑一次,与成本几千块的电动车相比不足为道,与打的起步价8元相比也便宜不少。
可当我们看见大街上共享电动车的品牌越来越多的时候,不禁会纳闷,难道共享电动车就不怕亏本吗?
这其中利润究竟有多大,可以让这么多资本争相斗艳。
我们通过数据来算一笔账就明白了,就以“青桔”电单车为例。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年10月末,“青桔”电动车注册用户为.6万人,截止年6月末,全国青桔电动车大概有万辆。
共享电动车的计价模式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了,每个公司都大同小异,前15分钟/2元,后续每10分钟加1元,如果没有停在指定的位置上,另外收20元/辆调度费。
由于没办法拿到最精准的数据,我们只能对使用率进行一个预估,让计算尽量准确。
首先,我们预估一下一辆共享电动车每天使用多久。每天24个小时,夜间骑车的人比较少,上下班高峰期共享电动车肯定不够用,因此,一辆共享电动车的实际使用时长,大概是10小时。
我们按照平均15分钟/1.5元统计,一个小时可以赚到6元,一辆共享电动车一天的营业额平均下来就是60元。
其次,我们预估一下每天平均有多少辆共享电动车正常使用。万辆电动车,剔除坏的、偏远地区的和暂时没电没法骑的,平均下来至少有60万辆在轮转中正常使用。
那么,每天全国一共的营业额为万元,考虑到刮风下雨和冬天骑车的人很少,我们按照一年天计算,一年下来就是54亿元。
最后,我们来算算成本有多少。“青桔”电动车的成本价大概是0元(含上牌)一辆,万辆的成本为15亿,这是公司最大的固定成本。
每年的共享电动车折损率在5%左右,我们不算维修,直接把折损率定在10%,这样一年有10万辆电动车损耗,成本为1.5亿元。
每个城市都有运维服务人员,一般由十个人左右的团队组成,一个人一年的工资约为6万,一个城市的人力成本60万,按照全国有个城市投放共享电动车来计算,一年下来综合成本3.6亿元。
这样粗略计算一下,每年“青桔”共享电动车的营业额为54亿元,而固定成本为15亿元,每年非固定成本为5.1亿元,共享电动车盈利能力之强,一目了然。
这也就是为什么,共享电动车前期需要融资,因为固定成本实在太高,可即便如此,这么多资本仍然敢投入。
大家心里都知道,共享电动车的定价让消费者并不敏感,而一旦各地普及,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大家都嗅到了商机,短时间来看,在我们周围,共享电动车还会越来越多。
(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