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轻便车 >> 轻便车报价 >> 正文 >> 正文

二手车黑色链条水有多深人民资讯

来源:轻便车 时间:2023/1/8

「本文来源:大连晚报」

今年7月份,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近日,强降雨再度来袭。据河南省汽车行业商会初步统计,截至目前,仅郑州市泡水车辆已超40万辆,占总保有量的比例超过8%。

多达40万台受灾车辆如何处置?又将流向何方?对此,记者进行一系列实地采访发现,大多数泡水车辆经过保险公司定损后,会被下游的事故车处理公司进行拍卖。此外,也会有部分水淹车被汽车修理厂或者二手车经销商私下收购,没了定损的“官方”痕迹,可操作空间便被无限放大。

被拍卖受灾车辆流向北京广州大连等地

7月底,一场特大暴雨让郑州、新乡等地发生严重内涝,大量汽车在洪水中被淹。截至目前,仅郑州市泡水车辆就已超过40万辆。目前,这些水淹车正通过多种渠道流向全国市场。

“买了车损险被保险公司定为全损的尚有残存价值的水淹车,大多会被保险公司处理给拍卖平台进行拍卖。”某保险公司河南地区销售主管杨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保险公司处理过的水淹车,一部分是淹得非常严重的车直接报废,还有一部分会流向二手车市场。

记者实地探访博车网郑州某水淹车停车场发现,停车场门口不仅有人保财险和阳光财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对车辆进行定损理赔,而且还有想捡漏的市民。记者注意到,停放在这里的大部分车辆外观较为完整,打开车门可以发现,经过水泡之后,车身普遍存在泥垢水渍,内饰也大多起皮皲裂。

杨先生告诉记者,水淹车会根据保险公司的定损情况进行处置。如果达到推定全损的标准,保险公司与车主协商确定后就会将车拖走,进行保全集中停放。然后对车辆做出分筛——损伤非常严重、浸泡时间很长、没有维修价值的车辆,以及8年以上残值不高的车辆,会被注销或是拆解报废;有维修价值的车辆,则会被拍卖处理并公示。

通常情况下,上述车辆不针对个人用户拍卖,只针对汽车修理厂和有修理能力的专业机构,一般专业机构买走之后,如果还有维修价值的,会选择进行维修;一些受损严重但零整比较高的车型,零件会被拆解用于车辆修理。

“我们有好几个仓库(停车场),这只是其中一个,保险公司报废的水淹车在博车网平台上拍卖,修理厂才有资格参与竞拍。水淹车经过修理厂修理之后会进入二手车市场,并且注明是水淹车。”博车网现场工作人员表示。

据悉,8月中旬以来,博车网、事故车88网以及7车网等网上事故车拍卖平台已经对河南和江浙等地的水淹车进行了大批专场拍卖,拍卖价格从元到50多万元不等。博车网数据显示,被拍卖的水淹车主要流向北京、广州、武汉、大连、太原、昆明等地。

水淹车“美容洗白”攫取高利润

水淹车背后,也牵扯着一条隐秘的二手车黑色产业链。

“二手车市场的水很深。”专门从事旧车翻新生意的某汽修厂合伙人李师傅向记者讲述了如何给低价收购的水淹车“洗白”身份转手出售。

事实上,全损车并不等同于报废车。所谓全损是保险公司按保额全部赔付,获得车辆的处置权,然后对车辆进行拍卖,达到减少赔付的一种操作。一般来说,全额赔付的车辆在保险记录上会出现“全损车”字样,此后也无法购买车损险。

然而,会有部分水淹车没有经过保险公司处理,被汽车修理厂或者二手车经销商私下收购。据李师傅介绍,他所在的修理厂就有专业的汽车美容修复一条龙业务,对收购来的水淹车进行专业的拆卸、清洗、晾晒、组装、喷漆等一系列工序后,“美容”成一副新车的样子。

修理厂还对车辆信息进行“洗白”。他们会将水淹车过户到其他地市,同时对机动车登记证进行特殊处理。经过如此包装,很多损坏较小的水淹车摇身一变甚至可以成为没有上过户的“新车”。

“我们收购的这批郑州水淹车已经过户到××市(河南省内某市),维修翻新之后,再以普通二手车出售,肯定会比卖水淹车赚得多。”李师傅得意地表示。

“如果是被水淹的高端车,经过修复之后大多不会马上出手。而是等一两年风头过去再高价出售,规避被定性为水淹车出现折价销售的情况。”李师傅向记者透露,经过修理的低端水淹车由于价格低、外观新,深受农村消费者的欢迎,一辆车至少能赚两万多元。

实际上,每年雨季都会产生不同数量的水淹车,这对于专门从事车辆翻新的汽车修理厂而言是不小的市场。

“现在郑州这么多水淹车,修复之后价格比市面上的二手车售价低得多。只要价格合适就有人要,到处都是市场。”专门从事车辆收购工作的张先生表示,一般来说,维修金额达到车辆实际价值的80%,即可推定全损。但这80%的计算前提是以原厂件修复,如果用副厂件或者拆车件代替,也许30%的费用就能修复好。中间50%的差价就是利润空间。

但水淹车即使经过修复,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王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淹车最大的危害在于电路的隐患,即便是仅仅水淹到地毯,左右两侧底大边的线束也可能受到侵蚀。线束外皮在经过雨水浸泡后容易发脆开裂,后期可能会漏电、短路。

4大陷阱

目前二手汽车市场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消费者知情权易受侵犯。具体来看,消费者需要留意四类交易陷阱。

低价吸引眼球,虚假车源陷阱多。消费者在网上看到二手车车况和价格非常诱人,但提出看车时,商家却以该车已出售为借口另行推荐其他车型,发布虚假车源信息误导消费者。

口头承诺不兑现,合同条款来抗辩。有的经营者会口头承诺“不卖泡水车、拼装车或者维修更换过主要部件的事故车辆”,但并未在合同中约定,等消费者发现问题时,经营者就诸多借口推脱。

车辆里程失真,车况不明。二手车里程表是否准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应结合车辆外观、重要部件、底盘、轮胎磨损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还有金融服务乱象多,收费项目和标准不清。有的黑中介会诱导消费者贷款购车,却不清楚解释贷款购车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待消费者签订购车合同并付款后,开始巧立名目、逐项收费,消费者实际承担的费用远高于正规机构的收费标准。

6招避坑

那么,在购买二手汽车时,消费者该如何规避相关陷阱?对此,专家提示,购买二手汽车应谨记“六招”。

做好功课,选择正规经营者。消费者购买前可以进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经营者基本信息,结合是否有行政处罚、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初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及信用。到店后详细查看商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址等与实际注册是否相符。

货比三家,价货比较。消费者应多渠道了解、比对使用年限相当、同配置、同车型二手车的价格差异,对价格、车况等基本信息做到心里有数。目前查询汽车维修记录的网站和App种类较多,消费者可以将此作为购车参考。

防范套路,不轻信商家宣传。消费者应理性对待商家推出的优惠促销活动,了解清楚是否在裸车价格基础上优惠以及是否必须办理贷款等。重点了解车辆权属是否清晰、来源是否合法以及修理、事故、行驶里程、报废年限等情况。

细看条款,谨慎签订购车合同。年商务部制定并实施的《二手车交易规范》规定销售者应将《车辆信息表》作为销售合同附件,包括“交通事故记录次数/类别/程度”“重大维修记录时间/部件”等内容。如果经营者承诺所售车辆无事故、无重大维修事项,可以要求经营者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仔细验车,三看三验更放心。消费者可看随车文件是否齐全,验证法定证明文件是否交付齐全,如《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辆行驶证》、有效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车辆保险单、缴纳税费凭证等;看重要部件状态,查验有无拆动痕迹;看车辆外观,验明有无瑕疵。

留存证据,及时有效维权。消费者应留意保管好购车发票、产品说明、购车合同、维修记录、票据等书面证据以及有关聊天记录,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后要及时维权。

本版文综合

《证券日报》

《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