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19日的中美高层会晤,美方的表现难以让中国接受。但有具体迹象表明,美方在会晤上的豪言诳语,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说的都是画外音”。布林肯和苏利文所谓的“价值言论”,以及不断重复强调的“美国责任”,其实都是说给美方的盟友们听的。因为围绕美国及其盟友的政治互动模式,所遵循的基础就是“PublicGoods”(公共财物)和“Free-Rider”(搭便车)。
简单来说,“公共财物”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典型例子包括国防军武科技、知识价值文化、乃至免费的电视节目等等;而“搭便车”则是指“没有付费”而享用公共财物的主体。
大家仔细一对照,是否发现,美国和它盟友的政治互动,是不是就跟上面提到的那两个政治学“专有词汇”相差无几呢?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美国仗着先前的历史因素,所奠定的“国际格局准则”,使其欧洲、乃至亚太地区的盟友都“从中获益”,并成为遵循美国所界定的西式价值文化的路线追随者。
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自然就成为提供公共财物的那一个主体,而多数的盟友就成为“享用”美国公共财物,从而促进“自身发展”的搭便车的主体。
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的不同,大家已是非常清楚了。
从拜登之所以打败特朗普上任,再到美国的盟友们在拜登上任后,又特别配合地,同这位老大哥展开高层访问,例如“四方机制会谈”、“2+2会谈”等事例,都可以表明两个重点:一、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做法,无法给予盟友们公共财,而盟友们无法顺利搭便车,终让美国同盟友的关系“貌合神离”,这直接冲击到的是美国在国际盟友圈里的“信誉”问题,以及“老大哥到底还行不行”的问题。
拜登的上任,表明美国群众及政治精英群体,迫切希望“老大哥”就该要有“领导世界”的样子,而特朗普荒腔走板的行径,在他们看来,已经伤害到了美国的形象和尊严。
至于盟友们的表现,也真是现实得不行。此前,在听闻要重回“老大哥”路线的拜登确认胜选后,一个个“喜出望外”的他们,纷纷争先恐后地向拜登打起了贺电,也几乎都向拜登政府传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希望美国能重回领导世界的位子”。毕竟,盟友们之所以如此欢呼雀跃,是因为那个总在国防和贸易的问题上,同自己讨价还价的特朗普政府不在了。从今往后又能“开心愉悦”的搭便车,这些个盟友自然兴奋得蹦跶了起来。
只不过,中国崛起是一个国际现实。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规模将在年超越欧盟,在年超越美国。由于中国自身发展路线,不同于美国主张的西式价值文化,因而中美两国发展到国际秩序格局处在结构性的变革点时,难免发生竞争与合作双双并存的情况。中国通过中美高层会晤的场合,鲜明地向美国传达一个观点,那就是:未来的世界格局,随着美国的式微,注定朝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美国再想向过去一般随意在世界上发号施令的日子,渐渐一去不复返了。至少中国在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是绝对不会同美国妥协的。
如此一来,美国及其盟友的阵营势力,将在未来变得进一步的萎缩。因为若要提供充足的公共财物,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必须的,且盟友也正是由于“老大哥”有充足的公共财物,才会齐聚一起搭好便车“为它效力”。若老大哥能提供公共财物的实力渐失,没有了足够的公共财物,那便车自然谈不上搭,届时盟友们还能指望上这个老大哥么?既然不能的话,那干脆还是自力更生,自己做主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