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旧房子里唯有一辆尘土飞扬的架子车,依旧靠在东边的土墙上。一辆架子车,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七十年代,父亲用两个多月积攒的工资,当时,一辆架子车是元钱,为我们家购买了一辆架子车,从此,家里有了一辆轻便自如的运输工具。拉土、运肥、拉柴、收庄稼、送公粮都离不开架子车的运输。架子车使用方便,两根长而平直的车辕,中间一根结实的宽带攀绳。拉车时人站在车辕中间,两手紧握车把,肩上套上攀绳,弓腰曲腿向前拉动。由于父亲在县城工作,家里劳力少,只有母亲和二姐干活。年年“超支”队上的钱。农村地里活我不会干,但是,我拉架子车还行。每逢星期天,我拉架子车铲生产路旁边的野草,积肥争工分,为减轻家里的负担,我拉车拾柴火放灶房烧锅做饭用,把多余的干柴放后院闲置房里为冬季烧炕作准备。只有放暑假,架子车就与我不离不弃,干累了,我就坐在车辕上休息一会,有时候替母亲拉粮磨面粉。只要干体力活,我就拉架子车,它曾经是农家人必不可少的重要运输工具。昔日的架子车,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仿佛架子车也是干农活的当年“勇!”看到架子车如此尘厚的包桨,它早已完成了历史任务,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家家户户都是小汽车,农用车丶机械化正在路上。唯一遗憾的是,进了村子、巷道,叫奶奶的小孩越来越多,发现我们已经进入花甲年龄段了。我对架子车,还有那份眷恋的情感和记忆,让我们这一代人,难以忘怀。当我离开老家的时候,明知架子车不会再用了,但我,知道它是我孩时的伙伴,又回到它身边,为架子车身子盖了一块大塑料布,多少还有恋恋不舍的初心。作者:李冬花
大美大荔欢迎来稿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