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路面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多,但我们发现戴头盔的人却没有多少。为此有关部门今年开展了安全守护行动,要求和引导摩托车、电动车乘员要佩戴头盔。骑行安全,少不了一顶头盔,当然更少不了一顶质量可靠的头盔。那么目前市场上的骑行头盔,特别是电动车头盔,能否有效保护骑行者的安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近期,随着有关部门以及各地针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措施相继出台,记者发现,各种电动车头盔瞬间成了抢手货,价格也是应声而涨。在部分商城和电动车经销店,经销人员告诉记者,头盔货源最紧张的时候,价格都上涨了一倍多。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原先都二十多块钱,涨到四五十(块钱)了,还有更贵的。市场电动车头盔产品名称缺乏规范调查中记者发现,相对于比较成熟的摩托车头盔产品,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头盔名称并不统一。在经销场所,有的叫“电动车头盔”,有的是叫“助力车防护帽”,还有的叫“电动车安全帽”。价格也比摩托车头盔低很多,这些头盔大都在30至50块钱不等,少量产品价格在块钱左右。记者发现,在不少电动自行车销售店,售卖的头盔产品普遍更加轻、薄,结构上简单,只有一层壳体和一层塑料内衬。销售人员声称这种头盔很安全,甚至可以用于摩托车骑行。记者:这么轻?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头盔嘛,不都是这样嘛。记者:里面只有一层塑料,没有垫泡沫那种?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没有。记者:那这种能结实吗?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那肯定结实。记者:电动车的速度没问题是吧?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对,那没问题。好多(骑)摩托的都(戴)这种的。不少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更加轻薄的产品是用于夏天骑行的“夏盔”,而轻便透气也是电动车头盔和摩托车头盔最大的区别。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这就是夏盔,没有太多东西(填充物),不像专业的摩托车头盔里面填充物多,它沉,就是电动车头盔。记者:那也感觉有点轻,你看。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就这么轻,我怎么给你整?市场调查:部分电动车头盔质量信息缺失记者发现,不少在售的所谓电动自行车头盔,除了结构简单,还大都缺少标签标识和其他质量信息。销售出去的产品都是用塑料袋装起来,并没有完整的包装盒或包装袋。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上货的时候也是没有完整包装的,产品上没有厂家名称、地址、电话、生产日期等信息。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也是给我整个大箱子,拿个十几个、二十个,我现在就剩下这几个了。记者:就是说哪个厂家生产的不知道?电动车头盔销售人员:不知道,没有厂家。就是用这个大箱子(包装)。经过市场调查,记者发现,一些以电动自行车头盔名目出现的产品,存在着结构相对简单、缺乏质量信息等现象。这样的骑行头盔能不能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呢?记者随机购买了5款骑行头盔进行了质量测试。除了一款摩托车头盔,其他几款为商家宣称的电动车头盔,价格区间在20~60块钱。在有着15年防护头盔安全测试经验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针对电动车头盔的国家标准,测试该类产品一般按照企业标准进行,但是记者购买的5款头盔中,4款没有标签明示企业标准。考虑到运动的同质性,可以参考GB的摩托车头盔标准和GB运动头盔标准,对电动车头盔样品进行安全测试。记者了解到,考察骑行头盔的安全性能,防尖锐物冲击的耐穿透性能尤为重要。那么记者购买的几款电动车头盔,耐穿透性能会怎么呢?记者看到,这款蓝色头盔,被刺穿了一个圆洞↓这款灰色头盔,顶部壳体在锥形头作用下直接开裂↓而这款白色头盔,更是出现了顶部、侧部壳体被刺穿开裂的情况↓破损最严重的是这款黑色头盔,不仅顶部壳体被刺穿了一个最大直径2厘米左右的洞,同时头盔内部的塑料内衬,也被试验的锥形头穿透,出现了破损。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测试工程师谢思海:已经从外到内都穿透了,这个头盔就不能完全保护我们的头,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尖锐物冲击)会受伤,这个就不是一个好的头盔。耐穿透测试:4款头盔外壳破裂经过测试,记者购买的5款骑行头盔,4款都在耐穿透试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消费者使用这样的骑行头盔,无疑会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测试工程师还进行了佩戴装置稳定性测试,也就是头盔帽带强度的测试。头盔本该牢牢系在使用者头部,没想到在外力作用下,这款头盔因帽带强度不够,出现了头盔脱落的情况。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骑行中如果遇到强风或树枝刮扯情况,这样的头盔很容易脱落,更别说保护头部了。记者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电动车头盔还配有茶色或其他颜色的护目镜。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其实护目镜的光透过率也直接影响着骑行安全。这款头盔的护目镜在测试中,光透过率只有20.76%,距离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数值相差很大。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测试工程师张菘:我们刚才测试的一个结果,(光)透过率是在20%左右,但是国标(GB)标准要求是在85%以上才能达到要求,可以让我们更加看得清楚,如果有颜色的话,会导致透过率直接下降到50%以下。光透过率测试:护目镜有颜色影响视野清晰测试工程师透露,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护目镜一般都是无色的,而有颜色的护目镜光透过率会大幅下降,影响骑行中视野的清晰度。经过测试,记者购买的5款骑行头盔当中,只有一款块钱左右的摩托车头盔各项安全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而另外4款电动车头盔,1款没有通过佩戴装置稳定性测试;2款没有通过护目镜的光透过率测试;而在耐穿透性能测试中,4款电动车头盔均未通过安全测试。调查发现大量电动车头盔缺乏缓冲结构记者了解到,一款质量过硬的骑行头盔,除了要有一定强度的外壳,抵挡尖锐物的伤害,还要有不可或缺的缓冲层,来降低碰撞能量。因而在摩托车头盔和自行车头盔的国家标准当中,对骑行头盔都有缓冲层的要求,以保证使用者摔倒情况下,头盔顶部、侧面和背面都具有吸收碰撞性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而记者在市场调查中看到的很多头盔,以及购买的几款电动车头盔,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这样的缓冲层。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个人防护用品部技术主管黄永强:我们看到大部分声称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产品,虽然其外观跟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头盔都挺像的,但是其内部却是空的,没有泡沫缓冲层。这样使用者在骑行时如果不慎摔落,在其头部与地面撞击的时刻,头盔不能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使用者可能因此受到严重的脑部损伤,更甚者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的。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如果这样的头盔使用的材料不够坚韧,还存在被尖锐物体击穿的危险。而根据记者的观察,目前路面上的电动车骑行者,很多人戴的其实就是没有这种缓冲层的电动车头盔,内部仅有一层镂空塑料。而不少骑行者也没有意识到这种头盔隐藏的安全风险。记者:没有缓冲层泡沫之类的?市民:没有没有。记者:那这样能安全吗?市民:非常安全。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骑行头盔质量过不过硬,关键要看缓冲层和头盔外壳能否起作用。但是令人不安的是,记者调查的大部分电动车自行车头盔产品,要么没有缓冲层,要么外壳不够坚韧,测试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这样的产品显然保护作用甚微。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对包括摩托车头盔、电动自行车头盔在内的骑行头盔产品进行的专项抽查当中,部分产品也暴露出一定的质量问题。年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专项抽查中,19批次当中竟然出现了11批次不符合标准的摩托车头盔和电动车头盔产品,不少骑行头盔不符合的项目还很多。而这些不符合的项目,无一不是与骑行安全密切相关的项目。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个人防护用品部技术主管黄永强:主要不符合的项目有头盔佩戴装置强度性能、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以及头盔耐穿透性能,另外在佩戴装置、头盔护目镜等项目也出现了不符合项。部分企业降低标准致隐患“头盔”入市记者注意到,目前的一些专项抽查更多的是针对摩托车头盔,因为缺乏专门的国家标准,对电动车头盔的质量测试并不是很多。但是目前电动车头盔市场呈现出的一些现象,让广大消费者很难对电动车头盔的质量安全建立足够的信心。企业信息缺失、标签标识不完整、企业标准各异,这些现象表明电动车头盔行业亟待规范,产品质量状况更是有待进一步提升。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部分企业其实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心知肚明,但是却通过降低企业标准的做法,希望产品能取得一纸优良的“质量证书”,据测试工程师透露,即便如此,也有部分电动车头盔还是质量堪忧。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个人防护用品部技术主管黄永强:有一些厂商自己编写的企业标准,在这些企业标准里面,或者根本没有吸收撞击能量测试(项目),或者会把具体测试下落的高度减到很少,比如说原来摩托车头盔,B类高度是1米6,可能会降到1米或1米以下的高度,来做这个撞击测试,这样的话,这个头盔是根本起不到对使用者的保护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吸收撞击能量的功能。测试工程师透露,近期在他们承担的一项涉及电动车头盔的测试中,只有一家企业在企业标准中有吸收碰撞能量测试的项目,其他产品根本没有这个最重要的安全项目的测试要求。多款头盔破裂暴露材料低劣记者了解到,随着电动车头盔逐渐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