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轻便车 >> 轻便车车标 >> 正文 >> 正文

古人的ldquo玛莎拉蒂rdquo

来源:轻便车 时间:2022/7/16

古人的“玛莎拉蒂”

郑嘉琳

一古代车展

征服目标去攀登新的高峰——西周独辀(zhōu)敞篷跑车

图1-1

“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

(西周独辀车用于作战,所以后来有了“千乘之国”的说法,“千乘”体现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图1-2

在用于作战的马车中,“骖”是图1-2中的马匹①和④

而在词典中,该词意思如下:

又作“参乘”,“骖乘”在辞典中的解释是陪乘或陪乘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称车右或骖乘。由武士充任,负责警卫。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项羽本纪》

“麋鹿命悬当有处,驱车何必用奔驰。”

“路尘和薄雾,骑火接低星。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

青铜车、青铜俑、青铜马(战国晚期涟水县/清水县三里墩出土)

——摄于南京博物院

老龟感恩,将唐僧师徒驮过通天河。

——摄于南京博物院

(褐釉红陶牛车俑,高39.5厘米,长45.8厘米,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北朝至隋,公元6世纪中期至7世纪早期。)

这张图中的文物,显示了一些信息:

1.牛的躯体非常粗壮,除了四只脚显得太过粗短以外,整体细致逼真,应该是北方的牛种。北朝的墓葬常见到类似的牛俑。

2.从驭夫头发的样式,可以推断左边的是异族而右边的是华夏族。

3.车轮的22根辐(fú)辏(còu)十分坚实。车后也用泥土捏塑了可以防止灰尘进入舆内的、长而有穗状缘饰的挂帘。

4.瓦盖形的篷子应是可以卸下的,所以需要篷子的两侧各有九颗大钉子加以固定。冬天或下雨的时候使用篷子,夏天就用丝伞,考虑得非常周到。

——改编自许进雄《返来长安过:汉字与文物的故事》

(白衣、加彩或上釉的瓦陶牛车俑最高39.5厘米。西晋至唐,公元3世纪中期至7世纪中期)

缓慢牛车的使用应该早于快速的马车。有文献记载年前夏禹以马替代牛来拉车,这符合马被家养的时间比牛晚的考据。

可是商代发掘的车子都是两马拉曳的。商代马车的舆座很小,重心高,容易造成翻车事故,不适宜快速奔驰,不是理想的交通工具。但贵族高高乘坐在上头方便指挥,是身份的象征,所以以之随葬。牛车只是载重的工具,当时也还没有发展到普遍以牛车代步。

从文献的描述,东周时代贵族平日就常以马车代步。

两汉墓葬画像石的图案,马车形象也非常普遍。对于一般人而言,颠簸的马车不舒服也不安全。除了马的供应不充足外,统治阶级也愈来愈疏于军事训练,所以根据《晋书?舆服志》的记载,到了东汉晚期牛车就变成自天子至士庶的常用交通工具,墓葬也开始能见到牛车。

墓葬和壁画中,牛车作为墓主人的坐乘,常被安置在一大群骑马的护卫之中。

可能因为社会尚武,连贵族妇女也骑马,墓葬里就见不到牛车的形象了。

——摘自许进雄《返来长安过:汉字与文物的故事》

刖(yuè)人守囿(yòu)六轮挽车

年山西省闻喜上郭村墓葬群中战国墓葬24座,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墓葬8座。该六轮青铜车通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

《周礼·秋官·掌戮》记载了五种刑戮,其一便是“刖人使守囿”——即受到锯足刑戮的人,使其守动物苑囿之门。

该器物完整展示了“域养禽兽”的园囿之景,而“刖人”所持的拐杖,也展示出了“踊”的形状。

在这样小的器件上,工匠们装饰了猴、虎、鸟等20多个动物形象。

车后只有一个能动的兽面衔环,可用于倒拽牵引,可用于正面推转,古代叫做“挽车”。

除了六个车轮外,车厢两扇顶盖可以开启,盖顶有一只神气活现的蹲猴,用手把猴身提动,便可以打开箱盖。车箱四角有四只回首左顾右盼的熊罴,两侧中部卧伏一对小虎,抱着四个小车轮,后为一对大轮子。而小车轮被顽皮的伏虎抱在腹中的设计,也极具创意。

车箱盖上的四个尖喙小鸟,用手一拨就轻巧的转动起来。

鸟身内部有顶针装置,能转动但不能取下小鸟。小鸟肚内灌铅,使重心下坠,上轻下重,所以旋转起来非常灵活。这四只鸟应该是我国“相风乌”即“侯风仪”的祖型。

由于其造型小巧,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可将它轻轻托起。研究认为,这可能是一件当时贵族把玩的小物件(类似于现在的玩具车),或是收藏小饰件的容器。

刖人守着的两扇大门可以任意开闭,刖人右臂腋下挟着门栓,门栓也能左右穿插,控制门扉的开闭,非常精巧。

意思是原来讽刺滥施刑罚,后用以比喻世态失常,社会现象不合理。出自《左传·昭公三年》:

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既已告于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景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其是之谓乎!”

二安步当车

图2-1

“步”是个会意字。

甲骨文①的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左脚,下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右脚。左右脚向前走动就叫做“步”。如《礼记·祭义》中:“跬步而不敢忘,孝也。”《书·召诰》中:“王朝步自周。”

②是金文的形体,变成两个大黑脚。

③是小篆的形体。由正反两个“止”字构成。

④是楷书的形体,上部分还保留着“止”字,下部分则已经失去。

图2-2

大家看过古代的走秀吗?

图2-3

“走”就是古人最朴素的“车”

图2-4

?????①金文的上部是一个甩开两臂的“人”形,下部是一只大脚(止),在跑。所以在古代“走”就是“跑”的意思。

②是小篆的形体,上部的人形还在,只是下部的“止”不像脚形了。

③是楷书的形体。?????

图2-5

????“走”字的本义就是“跑”,如《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又如杜甫《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

从“跑”又可以引申为“奔向”,如《史记?萧相国世家》:“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

????

三、古代车型

图3-1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个“车”字是个象形字。

图3-2

甲骨文①是车的上视形,中间的一条长的竖线是车辕,车辕的上端是“衡”(驾马处),两个圆形是车轮。

金文②的形体基本上与甲骨文相同。

③是小篆的形体,仅保留了一个车轮。

楷书④由小篆直接变来。

⑤是简化字的写法。

“舆”字的本义是“举”如《广雅?释诂》:“舆,举也。”

有人认为是车厢。“舆”字是个会意字。在图3-3中,甲骨文“舆“的四角是四只手,中间是一件东西,这就表明四只手共举一件东西。

图3-3

后来因“舆”字当中的部分变成了“车”,即图3-4中的“战国1”。

“舆”字又当车厢讲,如“木材……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王符《潜夫论?相列》)

图3-4

“舆”字又可引申为泛指“车”,如“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而“舆论”中的“舆”字则为“众多”义,是从“众手所举”义引申出来的。如“晋侯听舆人之诵。”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另外,在《考工记?舆人》中的“舆人”,是指造车人。

——摘自左民安《细说汉字》

图3-5

“辇”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輦,輓车也。从車,从?。在車前引之。”

段玉裁注:“謂人輓以行之車也。”西周金文辇字形体明显为从双“人”拉车的会意字,双人拉之车为辇。(周宝宏)

——李学勤《字源》

历史典籍中的“辇”字:

①以乘车辇其母。——《左传·庄公十二年》

②辇重如役。——《左传·襄公十年》

③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

④扶辇下除。——《汉书·李广苏建传》

“辇”字除了以上义项,还于一些字组合形成新的含义或引申为新的义项:

1.辇车是古代用人挽拉的辎重车——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便车,多用人挽拉。辇舆是用人拉车,即后世轿子)。辇夫指车夫。辇道是车道。

2.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如:辇辂(lù)(皇帝的车驾),辇毂(皇帝坐的车子)。

3.借指京城。

如“子弟生长京辇。”——陈琳《为袁绍上书》

又如辇洛(京洛。指京都);辇毂(代指京城)

图3-6

图3-7

图3-8

“輶”是古代一种轻便的车:“驰深鼓利檝,趋险惊蜚輶。”

“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轩驾(帝王的车驾)。轩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轩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

所谓“輶轩”就是古代使臣所乘坐的轻便的车子。

“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古代的“輶轩使者”就是如今的语言学家哦!

推荐书:《輶轩使者——语言学家的田野故事》李宇明王莉宁主编。

图3-9

(里面有戴宗杰老师的文章哦~)

图3-10

四、制作零件

高端的车辆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零部件便可以做成。

形聲字。

《說文》:“輪,有輻曰輪,無輻曰輇(quán)。从車,侖聲。”

段玉裁注:“輪之言倫也,从侖,侖,理也。三十輻兩兩相當而不迆也,故曰輪。”(周寶宏)

——李学勤《字源》

图4-1

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图4-1中,楚系简帛“轮”字从“车”,“仑”声,是一个形声字。

《论语》有句话: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意思是:“人无信誉,不知能行吗。就像牛车没有车輗,小车没有车軏,怎么能启动呢?”

輗是指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

图4-2

軏是指古代车上置于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那么,“輗”和“軏”长什么样子呢?

图4-3

楚系简帛

小篆

(1)形声。本义: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借指车轮或车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2)又如:轮毂;毂击肩摩:表示人很多,同“摩肩接踵”;毂下的意思是车下。

(3)“毂”又作象声词。如:毂毂(摇动或滚动的声音)

(4)泛指车。《汉书》中说“转毂百数。”意思是车很多。

“毂”的位置如图4-4所示

图4-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