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称在中国云南昆明,一名一两岁的幼儿在接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口服疫苗后翌日不幸离世。据事发幼儿的母亲接受采访表示,出事的日期是6月25日,接种疫苗前,医师未告知该疫苗为霍乱疫苗,只称其可以治疗腹泻,并未告知禁忌和不良反应。此外,疫苗并非从冰柜取出,而是从收纳箱中取出。在接种当天,幼儿状态较为正常,但凌晨开始出现发热,经过简单处理后退热。早上7点左右,孩子入睡后,八点左右被发现身体不适,母亲紧急拨打求救。孩子母亲表示,在救护车到达家中后,他们试图进行急救,但未能及时取出急救设备。在孩子去世后,急救中心初步诊断为原因不明的死亡。目前,孩子的母亲已向当地卫生健康局报告,并在等待尸检报告,她表示孩子没有基础疾病,希望能获得公正的结果。
据当地卫生健康局职员表示,他们已经立案调查该事件,但由于尸检报告尚未出具,因此暂时无法确定责任。初步调查结果指出,医院的病历书写存在一定问题,有可能会受到处罚。
涉事的卫生院主治医师在7月11日表示他们目前还不了解详细情况,正在等待鉴定结果。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目前使用的疫苗是非常安全的。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儿童接种疫苗,而疫苗导致的严重副作用非常罕见。
昆明这名幼儿去世的原因仍在调查中,暂时无法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尽管幼儿在发病前接种了疫苗,但目前并不能确定时间上的关联是否仅仅是巧合,还需要进一步调查。这个疫苗是否成为导致死亡的原因还有待确定,也不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
然而,疫苗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口服等方式进入人体,对人体而言仍然是一种外来物质,因此在接种后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根据相关规定,接种疫苗后,孩子需要在接种点观察半小时,确保没有出现异常症状才能离院回家。接种当日及接种后的几天内,家长需要特别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以及接种部位的情况等。如果孩子只有轻度发热,体温低于38℃,可以自行处理,例如给孩子适量喝水、穿着轻便衣物等。但如果孩子的体温较高,或者出现皮疹、接种部位红肿、呼吸道感染症状、精神状态逐渐恶化等情况,医院就诊。同时,要与接种点的医生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报告孩子的状况。
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因为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发热、疼痛、红肿、疲倦等,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轻微的,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然而,有时候不良反应可能会更严重,例如高热、呼吸困难、持续不断的哭闹等,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就医。
家长在接种后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