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行业,在贷款展期、续贷、重新约定贷款条件和不良容忍度方面,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2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肖远企表示,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银保监会支持银行机构对他们到期的贷款,就是从1月25日到6月30日到期的贷款,允许贷款的展期和续贷,对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安排,最长延期至6月30日。对少数受疫情影响非常严重,而且恢复生产周期非常长,行业和企业本身具有特殊性的企业,到期贷款本金和利息偿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再延长。同时,对湖北地区做特殊安排。湖北地区享受临时性的还本付息延长安排的企业,从中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包括大企业都可享受这样一个临时性的政策优惠安排。同时也鼓励银行机构对湖北地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融资成本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可以配备专项信贷规模,在考核上适当倾斜。肖远企还表示,对企业新增的融资安排,要求银行机构要与企业对接好,特别是要简化贷款审批的流程,提高审批的效率,同时也要适度下放审批权限,特别是下放到分支机构,做到应贷尽贷快贷,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比例,以及首贷率,就是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客户的比率。肖远企同时强调,这些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是受疫情影响,但是在疫情之前正常经营,而且有比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的中小微企业。如果说在疫情之前本身就是经营失败的,不是支持的重点。同时,银行要对企业经营情况、信贷资金流向、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和把握,防止一些企业借此“搭便车”,坚决防范道德风险。此外,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银行在判定风险方面,要按照实质性风险原则来判定。对于受疫情影响,本金和利息延期还款的企业,银行在客户分类上不做调整,在贷款分类上也不做调整,原来是正常的继续是正常,不降为不良,客户的征信记录也保持不变。当然,如果疫情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常经营,这些企业还不能够正常还本付息的话,该进入不良的要进入不良,一定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开展。至于如何判断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肖远企提出可以从行业、地区和上下游等几个维度来判断。从行业来讲,这次受疫情影响比较重的行业主要还是批发零售、餐饮旅游、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这些行业是银行保险机构要重点支持的对象。从地区来讲,湖北地区是最主要的,湖北周边受疫情影响的省份、地区也是支持重点。从企业上下游来讲,如果上下游企业都属于这样的行业或地区,那么企业本身受影响也会比较大。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程婕编辑/樊宏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