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使人精神抖擞,看到希望,的确是鞭策孩子们养成“吃苦耐劳”的名言。根据调查显示,大约四成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孩子怕苦怕累,不愿吃苦,不能吃苦,会给以后的人生的道路埋下路障。
01孩子害怕吃苦的表现有哪些?父母绝对不能忽略
1、不爱读书
学好再简单不过,许多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厌倦情绪,因为学习不但要孩子经常动脑筋,还要经常思考,更需要孩子学会坚持,这就是一次长跑,许多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学习过程中不但要让孩子做功课,还要学会坚持,这就是一次长跑,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因压力而放弃学习。
2、爱哭
许多小孩子都爱哭,特别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他总是想要用哭闹来要挟父母,希望父母不要强迫他做他不喜欢的事,平日在生活中,也是一遇到困难就开始哭,他想要通过哭闹来要挟父母,使他们不再需要痛苦。
3、不敢尝试
这类小孩似乎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似乎他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他不敢尝试,怕事做不好就会丢面子,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他知道不该做什么事,就不愿做任何事。
02孩子害怕吃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作为父母需要了解
1、父母溺爱
由于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们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也正因为父母的爱没有保留,能够为孩子做的一切,反而让孩子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因此,家长们就是把一切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也就是因为父母的爱没有保留,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保留。
2、忽视身体锻炼
目前儿童整体素质运动不足,虽然提倡教育要让孩子全面发展,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智育看得更重,忽略体育,就像小学、中学一样,体育老师常常是在学校、中学里,体育老师常常是在学校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因为忽略了体育,导致孩子们的体能下降。
3、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交通工具取代了人们的双腿,造成一些小孩真的连路都走不动,走几步就会累;甚至是小孩子学步时也会出现一种学步现象,一种学步车代替了学生们的腿,甚至连走路都无法学步。学走路能让孩子少摔跤,可同时孩子又少了吃苦的机会。
4、父母不愿子女吃苦
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但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小时候都吃了不少苦头,受不了受罪。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要为孩子们尽最大的努力,不让孩子再吃苦。恰恰相反,“亲亲之爱,则深不可测”,不应因父母的意志而延误子女的成长。
03小孩怕吃苦,没有上进心,父母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引导呢
1、鼓励孩子
儿童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做的不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更不是对其置之不理,而是适当地鼓励他们,让他们用语言来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是可以战胜困难的,自己有那个能力,他已经是小大人了,慢慢你会发现孩子并没有那么怕吃苦了,他只会迎难而上。
2、不要溺爱
家长绝不能过于宠孩子,爱孩子就是对孩子的爱,宠溺和宠溺,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千万不要混淆。只是因为爱情不会去宠溺,但是许多老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外孙的疼爱要远胜于儿子。她们没有看到孩子们有一点儿委屈,因此对孩子的要求是绝对满足的,导致孩子在成长中受到挫折的能力也会减弱。
3、发展自己的爱好
爱好总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些事情孩子可能感到很难,他似乎不能做到,又怕做得苦。不过要是孩子有兴趣就不同了,要是孩子喜欢的话,他会乐意花时间钻研,所以家长可以试着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但一定要让孩子喜欢,不要想着要孩子去学,只有自己喜欢,才愿意去付出、努力。
4、要为儿童做一个榜样
儿童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积极的事例,可以让家长自己去坚持做同样的事,为孩子树立榜样,或者讲别人的故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模仿的技能是非常强的,所谓的样学样,就是接触到了那些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人或事例。家长本身的坚持,会让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受到影响。
5、别太刻板地让孩子坚持
父母要注意原则上要有原则,还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对孩子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提醒、督促他完成任务,这的确很好,而且非常必要。但人不是机器,凡事总会有些例外,如果有些例外情况,应该给孩子一个适当放松的机会再给予。这种情况需要父母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遇到的问题,是要自己克服一下还是能够解决,还是真的克服不了,再坚持下去也会有严重的伤害,适当地去应对。
6、培养儿童在生活中动手能力
从小到大,根据孩子的年龄,从小处开始,选择孩子适合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在两、三岁的时候,孩子可以带些比较轻便的东西出去;孩子五六岁的时候,让他学会自己收拾玩具、擦桌子;七八岁的时候,可以叫孩子帮忙买菜、洗衣服;孩子十多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计划生活费用;总之,家长要让孩子多动手,不要怕孩子吃苦。
7、积极主动为小孩设一个“拦路虎”
父母可适当地为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设置一些阻碍因素。在完成任务后,让孩子亲自到外婆家、独自购物等任务,任务结束后给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以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慢慢习惯“吃苦”。
结语:吃苦耐劳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传承和发扬,需要我们每个人齐心协力,从小到大,坚信,我们的下一代将具备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相信孩子们会成长得非常好!儿童在成年后能独立适应和融入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就需要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素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