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争史上,战车是古代贵族领主的标配,是第一次摆脱步行速度限制、能够快捷机动的装备。在大约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长江黄河流域和外国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装备了战车,并投入到战争了。在此后的多年里,战车广泛应用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各个大战场中。和古代中国一样,随着长矛的应用,以及更加快递便捷的骑兵的出现,在公元元年附近,各地的战车逐步退出战场。
一、古代埃及的战车(约公元前13世纪)古代埃及人从西亚的入侵者处学会了使用战车。古埃及战车为双马双人,车身仅重约35kg,轻便快速,以弓箭为主攻武器。“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们,喜欢在壁画上把自己画成驭车拉弓的勇士。
二、古代两河流域的战车
1、苏美尔战车(约公元前25世纪)
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最早发明轮子、装备了战车。考古出土拼贴画显示,这种初级版战车用四头驴而不是马来拉动,还有四个实心轮子,想必十分笨重,但是反正他比两条腿跑得快就行。
2、古代亚述战车(大约公元前7世纪)
两河流域的古代亚述人,曾经建立起了第一个军事大帝国。亚述军队兵种齐全,包括初兴的骑兵,战车则地位下降。后期的亚述战车明显“重型化”,有3——5匹马牵引,车上4——5人,包括驭手、弓箭手和盾牌手,有点像我国古代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的战车,可能兼有指挥功能。
四、波斯镰刀战车(大约公元前4世纪)
古代波斯帝国的军队是多民族、多兵种大杂烩,其中镰刀战车最有特色:镰刀战车尤为猛烈,主要输出不是车上的武士,而是轮轴上的大镰刀,能径直冲入敌军步兵阵中“割草”。但若遇上战术灵活的对手,一招鲜的镰刀战车就容易被躲开、包围并各个击破。
五、古代中国的战车(大约公元前1-2世纪)
古代中国的战车,是贵族王公大夫的标配,车身形制大,轮子大、轮辐多,车轮的直径在1.2m以上,相比欧洲战车车轮90厘米左右大了三分之一还多一点。第二是在人力和畜力上体现为:人多马多。西周春秋时期,一般战车为有3名战士,4匹马拉,天子为6匹马拉动。公元前年的城濮大战,战车在这场战争中大显神通,晋文公在退避三舍只有,在适合战车发挥的平原投入了辆战车,重创了楚军及其盟友,从此跻身一代霸主。
六、凯尔特战车(大约公元前1世纪)
高卢(今天的法国)和大不列颠(今为英国)的古代凯尔特人,是古代时期西方最后一个倚重战车的民族。凯尔特战车擅长快速冲击,车上武士既能投掷标枪,也能手持长剑下车步战。但在与古罗马人的作战中,凯尔特人意识到战车的不便,逐渐用骑兵代替了战车。
古代战车的大比拼,波斯镰刀战车尤为猛烈,古中国战车曾大显神通。以上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我是有趣的天空c,一个爱好历史的小科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大头兵。(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