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第36届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泸州高级中学校城西校区落幕。
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36年。本届大赛经专家评审,最终评出少儿科幻画、纸桥承重设计、小学生国际数棋等竞技类项目团体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1个。
同时,大赛还颁发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科普文艺节目奖、网络人气奖等,鼓励参赛选手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智慧+创新”,让奇思妙想变为现实
11月27日,在泸州高级中学校城西校区,随着第36届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启动,数名中小学生四处散开,直奔小学生国际数棋、纸桥承重设计、少儿科幻画团体赛竞技现场与科技创新作品展示区。这是一场“智慧+创新”的比赛,学生们脑洞大开,各类作品科技感满满。
创新作品“接地气”,参观者大赞“实用”
今年受疫情影响,本届大赛规模与参赛人数有所限制,但参赛选手热情不减。
“红灯请停车,黄灯请减速……”在科技创新作品展示区,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学生陈韦孟卓不停地用手中的“遥控器”变换“交通指示灯”颜色。他与五名同伴设计的色盲色弱行车辅助系统自动,能针对红、黄、绿三种颜色发出不同的语音提示,辅助色盲患者辨别交通指示灯。
陈韦孟卓的一位远房亲戚大学毕业后,想考机动车驾驶证,但体检却成了亲戚梦想的“拦路虎”。原来亲戚先天性色盲,无法分辨红绿灯。
“学校有颜色传感器,是否可以利用它设计一款分辨红绿灯的装置,解决色盲患者因无法辨别红绿灯而不能考驾驶证的问题?”有了创作灵感,陈韦孟卓与同伴利用课余时间设计、组装,在老师的指导下,历时数月,设计出色盲色弱行车辅助系统。
“大哥哥,这个是什么?”“这是用于辅助腿脚不便的群体上下楼梯的装置。”在无障碍平衡轮椅展示台前,泸州老窖天府中学的学生江可航一一为参观的小朋友讲解困惑,并示范无障碍平衡轮椅如何移动。
江可航解释,无障碍平衡轮椅最大的特点是采用V字结构,座椅会随上下楼梯倾斜的角度自动保持平衡,减轻使用人群的颠簸感,且该轮椅操作简单,方便老年人理解运用。受小学科学老师的影响,江可航爱上了科学,并不断探索创新,让奇思妙想变为现实。
线控塔吊、多功能蚊香盒、雾炮感应电风扇……泸州市十二中的学生姚可妍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实用”二字,她认为这些作品满是科技感,但又十分接地气,大多与身边的事物息息相关。
线上线下同步观看,网友互动连连点赞
“各位宝宝,现在我所在的地方是第36届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跟随主播镜头,在纸桥承重比赛现场,线上网友看到参赛选手利用A4复印纸、透明胶、液体胶水有条不紊地制作纸桥,神情专注认真。
在有限的时间内,参赛选手要制作出承重力最强的“桥梁”,让观众感受“纸的力量”。在小学生国际数棋现场,网友见识了选手们的数学运算技巧和速算能力……
据介绍,本届大赛在比赛规模和参赛人数上进行了把关,确保在可控范围内开展比赛。最大的亮点是现场赛事全程直播,市民可以亲临现场,也可以在线参与互动,感受比赛的魅力。
“孩子们真棒!”直播间内,不少市民时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57.html